无偿献血是一种信仰
Warm Blood
追求民族独立的独特信仰
中国的无偿献血,有一种独特的信仰,这种信仰不同于其他国家,虽然目的都是献血救人,但中国的无偿献血却是从战争中一步步成长起来,有着属于中国的独特情怀。
无偿献血在1918年便被引进中国,但直到1938年的战争时期,为了挽救受伤的战士,白求恩发起了第一次战地输血,献血救人才被广泛应用。
抗日战争中,面对船坚炮利,想要战胜外敌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这种团结体现在献血上,就是军民一条心,踊跃献血挽救同胞;
面对国外的无端挑衅和蓄意战争,中华儿女只有逆行出征才能有不做亡国奴的机会,体现在献血上,就是即使前方战火熊熊,也要献血抢救战友生命;
面对国家巨大的危难,此时每一个中国人,只有扛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才能一致对外,赶出外敌,这种责任感体现在无偿献血上,就是献血救人,给枪林弹雨中的战士最强有力的后援;
所以,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次战地输血在民众中一呼百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带来了这种独特献血信仰的雏形,在迄今84年里,一直热血传承。
这就是中国无偿献血的独特信仰
彼时的中国,国土沦陷,外敌入侵,但中国军民在这种危难关头,却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当献血可以救人的消息一经传播,初次献血的民众们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献血的独特信仰。
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献血精神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次献血倡议,虽然事发突然,但人们面对突发献血事件的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精神,却让人看到无穷的希望力量。
成立的献血队,在短短一年里,便发展到4000人,每天需要5辆送血车将血液送往前线提供给伤员,并创下了1年里1900人献血的纪录。
这些血液救助了无数战士的生命,正如在当下,每次突发缺血事件,我们的献血者都可以迅速团结一致自发去献血,帮助受血者们一次又一次地脱离险境。
刚刚过去的9月,四川泸定突发6.8级地震,在震后第一天,甘孜州中心血站外排起了百米长队,市民们纷纷自发地团结起来,爱心献血救助震中的伤员。
图片来源人民视频
迎难而上、逆行出征的献血精神
战争时期的献血环境,面临着种种未知的险境,当时的战地医院大多设在寺庙、祠堂等有较多院落的地方,这1900名献血者可能要冒着外面炮火连天的危险去献血,他们有着一种迎难而上,逆行出征的献血精神。
想到此,不由得想到我们现在的无偿献血者,在疫情三年,他们也如出征的战士一般,始终无畏逆向而行,用热血和担当传递着生命的希望。
国庆期间,天津滨海疫情严重,整个滨海处于闭门索居状态,10月4日晚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接待了一位急需大量血液手术的患者,为保证血液充足,医院的紧急用血消息一经发出,多位热血逆行者10月5日清晨赶赴血站献血,因血液供应及时,病人成功被救助。
为抢救急救病人逆行献血的医护人员 图片来源津滨海
肩负责任、家国情怀的献血精神
为了抢救受伤的战士,保卫中国的领土完整,白求恩大夫曾3次献血,并且经常带头献血,在他的影响下,战地的很多医生战士都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同样,在当今很多优秀的团体企业,党员干部,白衣天使,他们深知血液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重要性,都是献血的领头人和倡导者,战争时期的肩负责任家国情怀的献血精神,穿越古今。
为保障国庆期间临床用血,泰安的多个志愿团体,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各团体代表率先献血,冒着大雨赶赴现场参加活动,献血后,他们自发动情地为祖国母亲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因为爱国爱家,献血救人,他们自愿担当,风雨无阻。
献血救人,风雨无阻
图片来源泰安市中心血站
砥砺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这种特殊的献血信仰一直传承至今,流淌在献血者的血液里。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我们敬仰红色,因为那是革命先驱的生命和鲜血,是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与牺牲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红色信仰也是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这种特殊的献血信仰不谋而合。
虽然已是和平年代,但每次献血仍是一场战疫,在你看不见的彼端,是缺血者与病魔的博弈,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所以血液便是弹药,血液充足,便可战胜病魔。
砥砺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承这种特殊的献血信仰,无论过去多少年,始终是我们刻在骨子里的使命与担当。
国庆期间自发宣传献血的献血志愿者
图片来源武汉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