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按省份选择

直接搜索

最近访问

搜索

夏义全:18年献血76次 用“鲜血”传递“大爱”

来源:中安在线 2019-09-16 308 0 0
血液是不能人工合成的、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是挽救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不仅能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而在安徽建筑大学,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坚持无偿献血已经连续18年,至今已献全血(血液)及血小板(血液成分)76次12000毫升,其中献血3800毫升,血小板41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200毫升)。他就是安徽建筑大学电信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教师——夏义全。

夏义全:18年献血76次 用“鲜血”传递“大爱”夏义全18年无偿献血12000毫升

从毕业到退休 37年青春全部奉献给讲台

夏义全1982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进入安徽建筑大学成为一名教师,至今在教育这片净土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7年。37年来,他本着“爱驻于心、尊重学生”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他的事业,洒向他的学生。

他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必须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夏义全老师在执教的三十多年里,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校园。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祖国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各项“强国战略”如雨后春笋。怀着为祖国的春天、科学的春天而奋斗的朴素、强烈情感,刚当上老师的夏义全不断在学术、教学上探索和创新。在电信学院,他不仅承担着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线性电子线路、数字图像处理、电路与电子技术等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同时还肩负着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毕业两年后,25岁的他成功斩获市科技成果奖。而立之年后,更是在学术科研上拼尽全力,取得许多可观的成绩。2010、2012年分别获省教研成果三等奖。2013年以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2014年分别主编教材1部和副主编教材1部。

在搞好学术科研的同时,夏义全老师十分注重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担任2010级电子专业辅导员期间,指导学生获得多项奖励,如2007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 2010年全国创新作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大三的时候我第一次上夏老师的课,他教的是通信原理这门课,”16级电子信息工程的陈志超告诉记者:“因为夏老师是老教师了,加上他有过出国学习交流的经历,所以对通信方面的理解也非常深刻独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给了我们很多帮助。”除了在课堂上,夏老师在课余时间也非常关心学生,“有一次期末实验考试由于时间调整,有许多同学都错过了。错过以后要补上是比较麻烦的,但是夏老师自己跑上跑下沟通协调,重新安排了时间,为错过的同学补上了一次实验。其实期末的时候他正是最忙碌的时候,但还是为了我们去做了很多不是他责任范围内的事情。”

虽然夏义全已经60岁,与自己的学生年龄相差非常大,但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却并没有什么代沟。“夏老师的思想非常前卫,我们和他交流任何问题都没有什么障碍,”陈志超说:“他今年要退休了,虽然不再任教,但是我相信,以后的每一个教师节,他都能像在学校教书时那样,被学生们的祝福围绕。”

义务献血18年 共献出12000毫升“爱心”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2017年,夏义全老师获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在18年献血路上的无私奉献,在37年教学路上的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地向自己的学生完美诠释着“身为世范,为人师表”的榜样力量。

在无偿献血路上,已经60岁的夏义全老师默默坚持了18年,至今已献全血(血液)及血小板(血液成分)76次12000毫升。大爱,在这汩汩的血液中传递。截至目前,夏义全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现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颁发的2012至201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4至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6至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2018至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献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危害,我献血十几年,反而感觉身体倒是变好了,”当被问起献血的初衷时,夏义全笑着说:“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就想着自己身体好,献血能救人一命就行。”

陈志超同学听说夏义全的献血事迹后表示,夏老师从来没有跟他们提起过这些事,“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一个人能坚持义务献血18年,真的是很难得的事情。但是这个人是夏老师,我又觉得好像没那么惊讶了,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却做了很多事的老师。”

从1982年到2019年,37年过去,那个当年拥有壮志凌云的青涩教师也来到了他的甲子之年。在沉淀在岁月的日子里,夏义全老师从未忘记初心。

一个人做一两件有益于社会的事情或许不难,难的是一生都在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夏义全老师就是这样践行着一个人民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信念,这一路走来,矢志不渝,“痴心”不改,用“鲜血”和责任书写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


(来源:中安在线
308 0 0
相关资讯